重庆空管分局党委副书记徐颢到驻场航空公司开展专题调研
建立施工工地动态管理清单,在2748个施工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在1046个企业实施围墙、喷淋、覆盖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
据官方数据,2019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达82%,重污染天气影响减轻。方向已经明朗,如何把这些理念落到实处,以体制机制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取得良好平衡打下长远基础,预计将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点。
尽管碧水蓝天净土越来越多,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远未到高枕无忧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劣V类水质已降到3.4%,占比约相当于上年的一半。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官员考核目标,到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对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责,中国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已做出了不少探索。今年一季度,水质劣V类的湖泊、水库占比增加到5.4%,而去年同期只有3.1%。中国如何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料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看点。
与此同时,为缓解疫情给经济造成的下行压力,各地都在全力复工复产,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客观上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新挑战。如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所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以制度体系进行战略保障。与上一个秋冬季相比,全省13个市(区)的空气质量均有所改善,关中8市区全部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相关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截至2019年底关中地区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4759户,实现动态清零。继续实施秋冬季攻坚专项行动,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夯实应急减排措施。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大气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配合国家第二轮督察准备工作。陕西省大气环境办公室主任姚晓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打赢秋冬季攻坚战的系统谋划。2019-2020年秋冬季期间,通过定期组织会商研判,先后发布关中地区预警提示函3次,汾渭平原预警提示函2次,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通报35期。
(二)加强结构优化,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关中地区火电企业进行热电联产改造,燃煤集中供热站确保清洁化运行。秋冬季是PM2.5浓度易升高、重污染天气频发的时段。目前,一市一策工作在原有关中8市(区)的基础上已推广至延安市、榆林市、安康市,并在咸阳市秦都区和兴平市等县、区开展了一县一策试点工作。
三是煤改电后散煤复燃现象依然存在。关中8市(区)全部完成了《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关中8个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89,同比下降14.5%。七是完善监测监控体系,提高精准治理水平。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建立了常态化的区域协调机制,做到了工作信息沟通无障碍、重大事项落实不打折扣。
2019年11月前,指导各市(区)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关中8市(区)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运营柴油货车和老旧燃气车12.1万辆。
目前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还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不利气象条件和自身地理不利因素。坚持帮扶和执法相结合,有效提高监管效能,对发现的问题实施拉条挂账式跟踪管理,督促整改。
关中地区属于典型的盆地构造,冬季风速小、降水少、边界层低和逆温发生,静风频率达45%,城市高楼林立,风道不畅,影响污染物扩散。二是深入开展散煤治理和清洁取暖。加大汽油、原油等油品储运销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实现减污降耗增效。三是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欢迎参加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请姚主任介绍有关情况。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9.8天,同比减少6.7天。
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发出征集信,面向全省公开招募环境监督员,定期监督盯防大气污染为主的污染源,利用陕西环保公众监督互动平台便捷举报环境污染信息,促进公众共同传播绿色理念,促进社会共享共治,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攻坚行动的良好氛围。发布会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处长葛晗梅主持。
持续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发布预警信息,各相关市(区)按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全省优良天数平均129.1天,同比增加14.9天。
四是深化园区和集群整治,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五)持续信息公开,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安康、西咸、渭南、铜川、咸阳、韩城、西安、宝鸡、杨凌、商洛、延安、汉中、榆林优良天数分别增加26天、24天、21天、20天、19天、18天、14天、14天、12天、12天、6天、5天、2天。为此,全省上下必须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过硬作风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树立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就是增加企业效益的理念。六是开展强化监督帮扶,严格实施考核督察。
全省拆改燃煤锅炉1432台,实施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501台,完成集中供热站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96台。完成清洁取暖替代115.8万户。
持续落实国家大气强化监督定点帮扶通报问题整改。2019-2020年秋冬季,13个市(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最少为安康、商洛、延安、榆林(未出现),最多为咸阳(26天)。
二是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五是开展环保督察,加大执法力度。2019年1月以来,制定实施了《陕西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陕西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2019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紧盯重点、精准施策,提出了一系列治源头、管根本的重大举措,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强化无组织排放控制。
加快建设完善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监测网,加强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控。二是不断完善健全汾渭平原区域协调常态化工作机制。
组织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园区、企业集群排查,逐一建立管理台账,推进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及重点企业综合整治。一是大力推进源头替代,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
2019年陕北能化基地新增一条亿吨能源外送通道。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省大气环境办公室主任姚晓军先生、副主任倪文先生,向大家介绍陕西省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